Dragon主题购买
首页 » 产品设计 » 正文

「四步」透析高效人士的底层逻辑,让工作效能最大化

导语: 日常工作生活中,为了达到某个目标大家都制定过不同的计划和实施策略,而其中的过程如何?结果是否符合期望呢?本篇文章作者分享自己认为达到目标所需的“四步”,让大家能有效且轻松地提高效率和执行力,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四步」透析高效人士的底层逻辑,让工作效能最大化

段永平和 OPPO 创始人陈明永这样说:“隔离外在的压力和诱惑,保持平常心态,回归事物的本源;做正确的事情,把事情做正确”。

我结合对以上这段话的理解,总结了提升效能的四个步骤,你可以通过这四个不变的逻辑,推导出自己的策略和方案。或许可以让你对“高效”有一个新的理解,带来新的视角。

这四个步骤可以灵活切换于工作或生活中的各个层面,掌握了高效的底层逻辑,才能持续不断地、动态地抓住事物本质。

譬如:如何用 1 年时间考上清华大学,如何在 1 个月时间内减肥成功等等。

从一个清晰的目标开始一步步突破自己,建立自己潜意识的深层力量,帮助你成为职场中的高效人士。

「四步」透析高效人士的底层逻辑,让工作效能最大化

一、一个清晰的目标与原则,做正确的事情

之所以是一个清晰的目标,而非多个,是因为这样能够让你保持平常心态。

而最理想的状态是在一个阶段内,只聚焦做好一件事。

同时目标也是职场中对自己工作完成情况的判断,这个判断的重点就在于“目标的追溯”上。

举个例子:

我要减肥体重到 80 斤(现在是 100 斤),相当于我要减去 20%的体重,所以 80 斤就是你的结果目标,但并不完全清晰。

而清晰是指有目标的追溯过程,从「我要减肥」到「我要减重到 80 斤」,再到「通过每天 1 小时有氧减重到 80 斤」,最后「今天已完成 1 小时有氧」。

如果在一个阶段内选择了多个目标,你就会牺牲自己的专注度,会分心,就会需要再降低标准;或提高效率中寻找平衡。大部分人的精力有限很难做到。

所以制定的目标数量越聚焦,完成质量也就更高。

最终制定完目标后,就要告诉自己,我就这一个目标,做好这件事情我就能达成我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阶段性目标是需要为顶层的目标负责地,必须要有明确的时间和标准。

而原则是制定目标的底线、行动的依据准则。

如之前你减肥选择以牺牲健康为前提,每天不吃晚饭节食,这个就是原则。一个月下来失败了,你觉得问题就在于节食上。其实不然,是节食的策略与减肥的原则上出错了。因为节食是损害健康的策略,所以你的目标原则就应该是“不以损害健康为代价”的减肥,这些原则能帮助你去判断什么是正确的事情。

要做到目标正确,除了原则与追溯外,还需要在不同阶段“定位”不同的目标,确保在做正确的事情。

在产品设计中,我们就需要根据公司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目标。

譬如:试点期的心智打造,追求“使用动机”;推广期的成本控制,追求“价值点洞察”;成熟期的增强多场景适用性,追求“体验”。

底层学习逻辑:「“定位”一个“清晰”有“原则”的“目标”」且有「明确“标准”和“时间”」

二、敢于被质疑和挑战的策略

很多人把行动计划当成了策略,忽略了过程中的阻碍,而定义阻碍和问题就是制定策略的重中之重。

如上次减肥失败了,你认为是每天 1 小时有氧的问题,还在不断的加大有氧的时间。其实根本在于你每天摄入的卡路里远超于有氧的能量消耗。

你没有把“每天健康饮食”(能量消耗)这个问题准确的定义出来,并制定解决方案,所以你无法真正减肥成功。

那如何定义问题制定策略呢?

  1. 根据目标定义出问题,锁定矛盾点(摄入和消耗)也就锁定了问题。
  2. 定义出问题的标准,再做问题决策(健康饮食能不能减肥,先定义再判断能不能)。
  3. 通过自我批判性的挑战和质疑提出假设,区分现象和本质,有选择的落地行动比例。

在制定策略时我们可以把一些瞬间的思路记录下来,一开始你的思考可能并不能直接为你构建出系统、连续、有价值的策略体系。

但也并不是记录下来的方案你都要去做,那都做了就不叫策略了。

大部分情况下都会在目标价值中作出取舍(时间、精力、钱、资源等)。

如每天下班去健身房减肥,就意味着要放弃陪伴家人/工作成长/副业赚钱的时间。

这个时候你就要做出取舍,平衡好价值,找出最优的那套方案。

  1. 瞬间价值,立竿见影(不吃晚餐一周瘦 10 斤)。
  2. 中短期价值,定义多个连续的策略(有氧+无氧+健康饮食一周瘦 15 斤)。
  3. 长期价值,动态的接触,按需逐步调整策略(依据原则及自身情况动态调整策略)。

依据目标及原则系统地、多维度地定义出问题,梳理方案的列表和排序。

清楚的知道做与不做的优先级、平衡出价值点,这才是策略。

底层学习逻辑:「围绕目标价值,定义出问题和标准」并「提出挑战,回归本质」

三、方法结合方案,高效执行

执行力是指按照目标所展开的行动,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方法,及关键指针指标,坚定不渝地执行。

高效执行力的第一点,找对方法并推导出解决方案

无论职场还是生活中,很多人都存在拖延症。不管上级交代的工作是什么情况,能拖则拖,实在不能拖了就糊弄一下,导致无法很好的胜任工作。

而好的方法会帮助你克服拖延,如根据减肥制定的策略 A「健康饮食」,方法「每天清淡饮食」;策略 B「多运动」,方法「每天负重跑步上班」。不难看出策略 B 的方法你其实很难坚持。

当你有了好的方法后,你会以更积极的心态去调整自己,执行之后获得的成就感和自信,也会让你更坚定的去执行。

相对于方法,方案就来的更实际,侧重于具体产出物。

根据减肥中「健康饮食」的策略,到「每天清淡饮食」方法,就可以推导出具体方案。譬如:早餐一碗小米粥;午餐 100 克五谷杂粮+水果;方案是具象、可见的,也是最终可以根据不同时期,可被动态调整、被评估和改进的形态。

其次是在方案落地之后,提升自驱力

什么意思呢?不是 PUA 自己,而是让周围的人和环境来影响自己。

如你不是要一周 2 次撸铁吗,在家里你可能就会给自己找理由了,时间一长拖延症就犯了。但如果去健身房,或者极端一点在家里房间贴满模特海报,那潜意识就会去强化、放大健身这件事情的意义,让减肥这个目标时刻铭记于心。最后通过这个潜意识强化自己的驱动力。

但这里很多人有一个误区,自驱力并不是形式上的驱动(把成功人士海报贴满公司就能发财),而是找一些真实可以触及内心的情感和场景。

最后就是“关键指针指标”

关键点在于如何找到“关键指针指标”。因为这并不容易。

为什么说是“指针”呢?因为这个“指标”是具有引领性地,也能够帮助你开启下一阶段的目标,并且可被预见和能够及时干预的。

譬如:我通过每餐减少 20%碳水食物,提高新陈代谢,影响体重。通过指针指标,影响后面的结果。而这个结果也是可被预见的,因为你可以通过减少碳水摄入,推断出体重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这里的重点在于标准(餐量)的衡量与检验,且能够帮助你呈现目标质量(减肥)和改进工作。

底层学习逻辑:「用合适的“方法”推导出最终“解决方案”」并「找到“关键指针指标”」

四、结果复盘与动态调整

在职场工作中“指针指标”一般很难被发现。但如果通过不断的复盘和反推过程,把结果和指标转换成可被衡量的输出物,再根据最终结果的差异就能找到根本原因。

也许你有一个很明确的目标,用了很多方法,也输出了方案,找到了关键指针指标,执行力也很高。但最终依然没有很好的完成目标呢?是不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

答案是:复盘。只有对结果不断的复盘,才能离你的目标越来越近。

那如何复盘呢?

举个例子:你给目标制定了健康饮食的策略与方案,早上吃 1 个鸡蛋,中午 50 克红肉+100 克五谷,下午一杯 500ml 奶茶,到了晚上 1 个苹果+一杯 50ml 酸奶,一个月了你瘦了 3 斤,虽然瘦了但离你的预期还是差了些。到了月底你开始思考一天的饮食结构,是不是有更好的方案,对比一些网红达人,在哪个阶段我是不是出现了问题。

经过你的复盘思考后,发现是下午那高碳水的奶茶阻碍了你,所以你把奶茶替换/减量/去掉(同时提升了你的减肥认知,即奶茶是高碳水食物),其他依旧不改。

你的目标没有变,但是方案变了。

这个不断自我审视,动态调整方案的过程就是复盘。复盘能让你在职场上不断提升认知,累积经验。

底层学习逻辑:「回顾目标差异」并「评估关键指标」重新「定义/挖掘问题,动态调整」总结「自我审视」

五、写在最后

希望通过这「四步」帮助或启发到你,能让你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找到“共同点”和背后“不变的东西”,演变成一种思维方式,而不是模版。

同时能够让你每天通过“学习”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复盘总结和调整,养成习惯后成为你职场动力的来源。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本文地址:https://dragon-lite.ilxtx.com/62.html
打赏
收藏

相关推荐

Dragon主题购买

发表评论

评论

努力加载中...
扫一扫二维码分享
We use cookies on our website to give you the most relevant experience by remembering your preferences and repeat visits. By clicking “Accept”, you consent to the use of ALL the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