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gon主题购买
首页 » 爱科技 » 正文

4 个已被科学家证明,但是人类始终难以接受的理论

在人类科技发展的道路上,曾经出现过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很多科学家也是被大家熟知的,比如爱因斯坦、牛顿、伽利略等。这些历史上的牛人提出过许多科学理论,但是要知道,科学是讲究逻辑与论证的,因此,如果想要证明一个理论是正确的,是需要大量的论述与逻辑去证明的。而在人类历史上,有很多已经被证实“正确”的理论,但是这些理论我们从主观上是很难接受的。

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盘点一下,4 个已经被科学家证明,但是人类始终难以接受的理论。

巴纳姆效应

19 世纪中叶,巴纳姆是一名被称为“马戏团之王”的美国著名马戏团老板,他的马戏团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其演出内容满足了不同人的需求,以至于“每分钟都有人被骗”。这种现象后来被称为“巴纳姆效应”,它表明人们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影响,从而在自我认知上产生偏差。

4 个已被科学家证明,但是人类始终难以接受的理论

算命的人和看手相的人常常用这种方法,描述一般的人格特征,让每个人都觉得这描述是准确的。正如巴纳姆所说:“我的节目中有些东西人人都喜欢,所以每分钟都有人爱上它。” 巴纳姆效应提醒我们,人们总是习惯于用别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而忽略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一面。因此,当我们在生活中受到他人的影响和暗示时,也要注意自己的性格特质。比如在公交车上,你会发现有一个人张大嘴巴打哈欠,周围的几个人也忍不住打哈欠,这些人中有相当一部分受到了巴纳姆效应的影响。因此,巴纳姆效应是一种有趣的方法,可以测试一个人受环境和他人意见影响的程度。

巴纳姆效应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以算命为例,许多人咨询过算命先生后,都觉得他们的算命准确无误。实际上,寻求算命帮助的人更容易受到暗示的影响,因为当他们情绪低落、沮丧的时候,就会失去对生活的掌控感,从而影响到安全感。而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依赖性就会大大增加,比起平时会更加容易上当,而算命先生擅长洞察人的内心感受,如果能够稍微了解求助者的情况,求助者就会立刻感受到一种心灵上的慰藉,这时候,算命先生接下来的话语也会让求助者坚信不疑。

一位心理学家曾经用一个几乎可以适用于任何人的一般性陈述,来让大学生判断它是否适合自己,大致的意思是这样的:你非常需要被别人喜欢和尊重;你有自我批评的倾向;你有许多未使用的能力,这些能力可能对你有利,你也有一些弱点,尽管你通常能够克服它们;你在异性相处上有些困难,虽然外表平静,但内心却很焦虑,缺乏安全感;您有时会怀疑自己做出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情是否正确;你喜欢生活中的一些变化,讨厌被限制;你以自己是一个独立的思考者而自豪,没有确凿的证据不会接受别人的建议;你认为过于坦率地向别人展示自己是不明智的;有时你外向、平易近人、善于交际,而有时你内向、谨慎、内敛。

其实,这是一顶适合任何人头上的帽子。一位心理学家在为一组人完成了明尼苏达多重人格问卷(MMPI)后,拿出了两个结果,让参与者判断哪个是自己的。事实上,其中一个是参与者自己的结果,而另一个则是反映大多数人反应的平均值。而参与者实际上认为,后者更准确地反映了他们自身的性格特征。根据这一效应,我们可以看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通常认为自己对自己的真实身份有着清晰的认知,并相信自己能够正确地判断自身的处境,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人们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或暗示,经常以外界的标准来判断和衡量自己,从而导致对自我的认知不够准确。

薛定谔的猫

著名的薛定谔的猫(Schrödinger's Cat)来源于奥地利物理学家 Erwin Schrödinger 的思想实验。实验中,一只猫被放置在一个装有少量放射性镭和氰化物的密闭容器中,其中镭的衰变是有概率的。如果镭衰变,就会触发机制,砸碎装有氰化物的瓶子,猫就会死;如果镭不衰变,猫就会活下来。根据量子力学的理论,由于放射性镭处于衰变和非衰变两种状态的叠加状态,所以猫应该处于死猫和活猫的叠加状态,这只既死又活的猫就是所谓的“薛定谔的猫”。但是,只有等到容器被打开后才能知道结果。

4 个已被科学家证明,但是人类始终难以接受的理论

这个实验意在将宏观尺度下的猫与微观尺度下的量子叠加状态巧妙地联系起来,以验证观察时量子存在形式的参与。随着量子物理学的发展,薛定谔的猫也被用于解释平行宇宙等物理问题和哲学争论中。

虽然“薛定谔的猫”最初是一个量子力学实验,但它现在已经成为我们比喻现代社会中出现的不可预测性的一种现象。 其实,这就是说,如果我们不采取某种行动,就会有两种结果,但是一旦采取行动,就只会有一种结果。

最容易理解的例子就是求职的过程。 比如,当你在浏览招聘网站时,你发现了一家你比较满意的公司,但你却犹豫不决是否要投递简历。 这可能是因为公司在招聘过程中会考虑求职者的学历、年龄、性别、工作经验、工作能力等,而且如果只看重工作能力,其他条件就只是辅助的。 因此,如果你去面试,就有可能被录用,也有可能不被录用,这取决于你的工作能力;但如果你不去面试,就不可能知道自己的工作能力是否达到要求。 这种概率事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这种不确定而又确定的结果只需要我们自己来决定。

为了避免“薛定谔的猫”现象影响我们,在做一件重要的事情时,我们不能犹豫太久。 因为只有去做,才能知道结果,而结果的好坏,都会对自己产生重要的影响。

这种影响很容易理解,比如当我们决定投递简历并参加面试时,如果面试成功被录用,就证明我们的工作能力得到了认可,我们可以在后续的工作中不断积累工作经验。

但如果面试失败,就意味着我们的工作能力可能不够出色,为了下次不再重蹈覆辙,我们会激励自己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以便能更加从容地面对下一次工作机会。

“薛定谔的猫”的通俗解释大致就是以上这些内容,而在量子力学领域,它也发挥着作用,因为科学家们还没有对这种现象得出准确的结论。

4 个已被科学家证明,但是人类始终难以接受的理论

旁观者效应

旁观者效应,也称为“责任扩散效应”,是指在紧急情况下,由于他人在场,对救援行为的抑制作用。

1964 年美国纽约的经典案例:吉诺维斯小姐被人刺死的案例,是旁观者效应的经典代表案例。女孩在大声呼救的过程中,现场有 38 人目睹,但没有人报警,就是最明显的体现。

4 个已被科学家证明,但是人类始终难以接受的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拉塔尼和罗丹曾做过一个心理实验:当隔壁的实验室里有个女人提出痛苦的要求时,参与实验的人是什么感受?实验结果发现,当只有被试独自一人时,70%的被试会帮助受害人;而当有两个陌生人在场时,这一比例就降到了 40%;当被试有一个被动的助手在场,告诉受试者不要帮助受害者时,只有 7%的受试者会试图帮助受害者。这都反映出他们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看到那个人在呼救,但他们认为还有其他人会帮忙,所以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4 个已被科学家证明,但是人类始终难以接受的理论

这种心理的出现是社会心理学中群体心理的一个特点,作为群居动物,我们寻求“社会证明”,当处于公共群体环境中时,我们会根据现场其他人的行为反应做出判断和行动,为了与他人保持一致,避免犯错误或受到惩罚等负面反馈,我们往往会选择不采取行动。

4 个已被科学家证明,但是人类始终难以接受的理论

不确定性原理

艾森伯格不确定性原理是物理学中最著名、最深刻、最反直觉的结果之一,它表明我们无法同时精确了解粒子的能量和时间。

如果举一个宏观世界我们可以理解的例子的话,可以这么举例:当一辆汽车行驶中,如果它的位置可以准确知晓,那么就不可能准确获得它的速度,因为越精确掌握位置,越无法掌握速度。不知道这么说,大家能不能理解。

4 个已被科学家证明,但是人类始终难以接受的理论

那么不确定性原理,它是自然法则还是我们测量中的缺陷?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强调几件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长期以来,不确定性原理被视作一种令人不安的测量效应,甚至海森堡本人也这么认为。当物理学家试图在原子和亚原子世界进行测量时,他们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他们想要测量的东西太小,比他们可以用来测量它们的任何东西都小。例如,假设我们要用光(光子)来测量质子,质子的大小约为 10^(-15),而光波的波长约为 10^(-7),这意味着质子比光波的波长小约 1 亿倍,因此基本上无法检测到。

4 个已被科学家证明,但是人类始终难以接受的理论

因此,为了从逻辑上讲,我们必须使用另一种拥有更高频率(因此拥有更小的波长),且大小与质子相当的形式的波。然而,使用这种波的问题是,随着频率的增加,能量和动量也会相应增大。高能波撞击粒子后,会发生碰撞,从而使粒子在一个方向上获得一定的速度,这两者都很难准确预测。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认为海森堡的不确定原理源于我们测量方式的不完善。我们永远无法精确地知道粒子的确切位置和速度,因为我们必须扰动它才能测量它;这种扰动使得这两个属性之一变得不准确。

4 个已被科学家证明,但是人类始终难以接受的理论

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情况可能并非如此。研究人员已经能够执行不会对量子系统造成足够干扰的测量,因此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仍然成立。这使得人们认为,这个原理是自然界的基本法则,比我们测量中的缺陷要深奥的多,这个问题的解答,也需要留给后人对科学理论有进一步的突破后,才能够给出完美的答案吧。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本文地址:https://dragon-lite.ilxtx.com/26.html
打赏
收藏 1

相关推荐

Dragon主题购买

发表评论

评论

努力加载中...
扫一扫二维码分享
We use cookies on our website to give you the most relevant experience by remembering your preferences and repeat visits. By clicking “Accept”, you consent to the use of ALL the cookies.